该文档受SBXFH-CNMGB-MDZZ模因抹杀触媒保护,任何小粉红、兔友、爱国贼等一看到日本就高潮的低能生命体访问该文档将立刻导致其生殖器爆炸死亡。在未长有脑子以正常看待日本这一国家的情況下向下滚动页面将立刻导致全家女性爆炸死亡。
你已经被警告过了。
摘要:难道南京发生的事还不够多吗?
现在是2022年7月24日、南京大屠杀第八十五周年、南京夏日祭正式化元年。有些话我不说会烂在心里,说了又怕被铁拳河蟹。所以只能放在这里说。
哈哈,不。我不是要为那四位甲级战犯开脱。我只是想谈一谈我国海量个案群众根深蒂固的做题家特色阅读理解式固定脑回路。
有人分析了那些举办过夏日祭的城市,发现除了南京以外全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然后他们像在三岁小孩的游戏书那样连点成线,发现这些城市连起来碰巧像日本的地图。于是就拍案而起,振臂疾呼这是日本文化渗透的诡计。丝毫不考虑东部发达地区沿着海岸线,不像个J字一样才怪的事实。也不考虑所谓日本军国主义者只不过是不愿走完了海路又走一大段内陆的可能性。更没有经过这个形状比起日本更像新西兰或索马里的归谬论证,甚至还故意没把乌鲁木齐也连上,操纵数据混淆视听。
空想性错视(英语:Pareidolia),也被称为空想性错觉、幻想性错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大脑对外界的刺激(一副画面或一段声音)赋予一个实际的意义,但只是巧合,实际上“意义”并不存在。
人们常常会将诸如云朵看成动物、人脸、物品等。此外,“月面人脸”、“月兔”、音乐倒放、快放、慢放时听到的“隐藏讯息”等都属于空想性错视带来的幻觉。
——维基百科-空想性错视
可能我批评上一段批评得太夸张了,毕竟上一段那些说法比起某些抖音道士直接把夏日祭定性为“为战死侵华日军招魂的仪式”,分析上海某栋建在江边的日企大楼是风水意义上的“斩断龙脉之剑”,还一本正经地说自己在2018年和日本阴阳师交过手来说,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给灵魂休息的鸟居成了“侵华日军的招魂处”,夏日祭上跳的阿波舞成了“南京大屠杀同款招魂舞”,就连最近的极端天气,也有网友说这是因为中国道教在和日本阴阳师斗法。再这么传下去,日本人都要秽土转生复活安倍了。
我家“相亲相爱一家人”里转发的某篇文章里还说:“日本用风水来诅咒我们的国运,殊不知我们在风水学上才是高手加祖师”啥的。哦,总结起来就是日本右翼谜语人用一套千年密码变着花样层层加密堆积符号恶心我们,然后我们自己的破壁人变着花样破译密码让日本右翼恶心我们自己。
如果风水什么的真的有用,我就原地建立一个飞天意面教加大乘佛教融合宗教,扔一堆意面和奥特曼手办进靖国神社里去,再拿废旧硬盘装满佛经当转经轮,转他个每秒一万八千转,看老子这波神学性饱和打击不把日本国运轰个稀巴烂。或者简单一点:我就不信哪种玄学能挡得住马克思加马克沁。
哦,原来“吴啊萍”就是一个名叫“吴啊萍”的人。世上哪有人名字带“啊”字的,还是口字旁的?估计连给她取这个名字的父母都不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不过网友们倒是知道:
有人说可能是日本侵华时一名受害的中国慰安妇的名字,被人故意写在这里,存心讽刺我们。
![]()
《40秒前》《转赞人数超过2万》《吴在日本是一个重要军港》《密码学》 有人用密码学解读,认为它的真实含义是“日本帝国海军第一军”或者“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护卫队群”。这种解读个人觉得比较生硬,可信度低。
还有人认为,把吴啊萍三个字的首字母拼起来,是英文单词WAP,意为“打败、击败”。这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对中国亡魂的嘲讽。
——知乎@无界之声
啊对对对,还慰安妇,还密码学,还首字母缩写,典中典了属于是。做“我家门前有两棵树”做魔怔了都。还不如干脆数字论证野兽先辈就是吴啊萍算了。
然后抖音上那个科普玄奘寺里供奉的不是普通的灵位,而是长生牌(有一说一,当时还没调查出来真就不是长生牌,而是普通的灵位)的博主,还信誓旦旦地说吴啊萍选择在玄奘寺,是因为玄奘寺是玄奘东渡日本促进中日友好的象征。鉴真法师听了火速跑到天竺取了一筐西经回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也知道在南京举办夏日祭和在乌鲁木齐举办和服Cosplay不是一个档次的事件,可你知道自己不是老鼠,猫知道吗?如果在南宁举办哆啦A梦展会呢?如果你知道南宁有个死了一万四千人的“昆仑关战役”呢?如果你知道《哆啦A梦》作者非常反战,对侵华战争也有很深刻的反思呢?请问,哪个城市没在抗日战争中死过人?死亡人数达到多少以上,才能让整个城市不适宜种樱花树,开日本风情街?在“喜欢日本文化”和“在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旁边的寺庙里供奉甲级战犯”中间的那条分界线到底划在哪里?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出自《左传》,意为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尽的。正像这寻衅滋事罪一样,看起来好像很明确,实则充满了不确定性,寻衅滋事罪是一个口袋罪,最大特点是模糊,而模糊导致法律适用的任性与随意。”
25日追加:我说什么来着,吴啊萍就被以这个“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了。《保护英烈法》哪里去了?制定好了罪名不用,非得用口袋罪?
现在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政府宣布到底哪些算“宣扬日本军国主义”,哪些算“正常的日本文化”。或者出台文件,拍板“种樱花树”和“供奉甲级战犯”是完全性质不同的两码事。否则夏日祭被禁了,接下来就是开日本车,吃日本关东煮,直至用一个“の”字都要被当辱华。
然后总有一天,碍国的U型锁会砸到每一株樱花树上。
最后一件我不说就要烂在心里的事。干完这票,我网站上的style="fliter:blur"标签就可以安息了。
每年12月13日,包括这次还远着的7月24日,都有人会悲天悯人地直呼“不要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从语义角度上倒是可以理解。没人想纪念大屠杀,该纪念的都是遇难同胞。
从人民惯用的角度上:
语言和文字是用来交流的,尤其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得懂,我听得懂,这就足够了。
仔细反思一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抠字眼和较真,其动机必然不纯粹。
简单分析一下这种常见行为的动机是什么: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具备立体全面理解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敝帚自珍”形容这种人非常形象。
因为这部分人自己的知识很有限,所以当他们知道了一个常识性的,或者无关紧要的知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涨了好大的知识,见了好大的世面,迫不及待不分时宜地想要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
实际上呢?他们把别人都当傻子,其实自己才是。
——知乎@不稳定物质
总的来说,这段国难我们放在心里,屈辱的历史我们早已明白,所以没必要在非正式场合念那么长的名字,毕竟在我们心里,它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从问候对方母亲的角度上:我们对爱已不陌生。你知道规则,我也知道。你向我承诺。你不会离开我去找别人。但是我只想告诉你我此时的心情。想让你理解。我永远不会放弃你。我永远不会让你沮丧。我永远不会抛弃你。我永远不会让你哭。我永远不会和你告别。我永远不会用谎言伤害你。我们相识已久。你一直很心痛。你却说不出。我们都知道我们这样多久了。我们的游戏将一直进行。如果你问我,我怎么想。请不要给我说,你看不见。我永远不会放弃你。我永远不会让你沮丧。我永远不会抛弃你。我永远不会让你哭。我永远不会和你告别。我永远不会用谎言伤害你。我永远不会放弃你。我永远不会让你沮丧。我永远不会抛弃你。我永远不会让你哭。我永远不会和你告别。我永远不会用谎言伤害你。行了,我的话说完了。该让style="fliter:blur"标签退休了。
我的话说完了,可人民的话还没有说完。